9�28日,隨著進柜閥打開收氣,公司20萬立方米煤氣柜圓滿完成檢修并投入運行。在這場“大會�”中,公司氣體保供團隊發揚“敢打硬仗、善作善�”的實干作風,先后完成29項檢修項目,實現了安全管理、作業能力、管理效能的提升,為公司生產經營筑牢堅實能源保供根基�
嚴抓過程管控 筑牢安全防線
面對涉及的吊裝、動火、受限空間、高處作業等13類高風險作業,公司氣體保供團隊系統構建覆蓋全員、全過程、全方位的安全管控體系。創新實�“三級防護+雙監�”機制,在作業人員自身防護的基礎上,增設班組互保與區域聯防,每處高風險作業點安排一名專業負責人和一名專職安全員共同監護,實現雙監督、雙保險。作業前全員開展風險辨識和事故預想,嚴格執行“一作業一方案”。受限空間作業落�“通風-檢測-登記-作業”四步法,實時監測氣體濃度,數據每30分鐘自動上傳至監控平臺,并由項目負責人與安全員實�“雙盯�”,真正做到安全無盲區、管控無遺漏�
提升作業能力 練就過硬本領
公司氣體保供團隊主動承接原外委單位的檢修任務,對287根鋼絲繩�56個導輪進行自主更換,實現從“輔助參與”�“自主實施”的能力跨越。推�“師徒帶教+模擬實訓”模式,邀請廠方專家培訓,利用廢舊部件搭建仿真平臺開展實操演練,強化實戰能力�
在檢修過程中,通過實踐摸索自主制作可折疊掛吊平臺,具備移動滑輪和折疊擴展結構,支持3人高空協同作業,有效克服了狹小空間的環境限制。針對導輪更換工藝,自制輪軸安裝支架,實現快速對中,使更換效率提�20%。在鋼絲繩更換中,通過流程優化和工具改進,單次作業時間減少2小時,實現效率與安全雙提升�
工藝技術創� 精打細算降本
在煤氣柜檢修吹掃環節,公司氣體保供團隊創新氮氣吹掃工藝,保持氣柜低位靜止,以恒定壓力的氮氣分段吹掃,避免柜體反復升降帶來的時間損失和能源損耗。新的吹掃工藝使吹掃工期縮短24小時,不僅避免了煤氣供應波動,保障了生產穩定運行,而且節約氮氣約24萬立方米。同時,參檢人員堅持自主檢修�“能用不領新、能修不舍棄”的原則,對舊螺栓、墊片等清洗探傷、篩選復用,修舊利廢創效3000余元,節約外委費�23萬余元,顯著降低了檢修費用�
完善管理機制 激發團隊活�
此次檢修中,公司氣體保供團隊全面實施項目負責制,將大修任務分解為多個專項組,選派青年骨干擔任組長,嚴格執行“一活一�”制度,明�“誰作業、誰簽字、誰負責”,確保責任可追溯、質量可控制。建立每日復盤機制,利用班后會時間召開現場復盤會,圍繞當日作業難點進行集體討論,做�“問題不過夜、經驗實時傳”,持續優化組織流程,提升團隊協同效能。同時,嚴格推行“賽馬”機制,將作業安全、質量、效率等指標進行量化積分排名,有效激發團隊爭先意識和工作積極性,為今后長周期、高質量設備管理奠定了堅實人才基礎�
��
|
陜公網安� 61058102000140�